来自 183****8756 的提问
公民如何做到网络行为积极健康、文明自律?
本期主题聚焦“加强公民网络道德建设”,通过积极应对网络暴力、网络乱象和青少年沉迷网络等问题,建设新时代公民网络道德高地,大力助推我省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公民如何做到网络行为积极健康、文明自律?
互联网空间是人们共同的网上精神家园,需要我们人人自律、文明上网、共同维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等大是大非问题上站稳立场、明辨方向,要当战士、不当绅士,对于一些错误思潮、错误言论要敢于发声亮剑,唱响网上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网上积极传播格调健康的科学理论、网络文学等网络文艺精品,同时要加强道德自律,远离低俗、媚俗、庸俗,杜绝低级趣味,着力营造网络清朗空间;要严守网络空间法律法规,不断强化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意识,严格依法用网,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基本要求和规律,做到不传谣不信谣,切实维护网络环境安宁。
如何推进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是人们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要充分运用网络空间这一丰富载体,积极开展各种网上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打造有利于公民道德素养提升的新型空间。要积极探索“互联网+公益”“互联网+扶贫”“互联网+捐赠”等网络公益模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主题实践、网络公益慈善等活动,激发人们的道德意愿,壮大网上正能量。要加强网路公益宣传,引导人们随时、随地、随手做公益,推动形成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要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教育引导,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网络公益活动,促进网络公益事业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踊跃参与公益事业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面对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沉迷等层出不穷的问题,省网信部门在清朗网络空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网络信息内容为主要治理对象,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依法监管、网站自净、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协同参与的网络治理机制,全面推进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一是率先构建依法治网体系。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均提出“构建依法治网体系,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互联网治理的首善之区”。召开浙江省依法治网体系建设任务交办会,推动依法治网工作高质量开局。《法治浙江建设规划(2021-2025)》等重要文件专章规定“依法治网”。二是加大专项整治力度。2020年以来,持续开展“清朗”“两专一规”“之江净网”网络生态治理等系列专项行动,实地检查督导属地网站平台,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约谈关闭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平台、账号,深入清理各类违法违规低俗信息,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部署实施“之江净网”网络生态治理项目,聚焦重点平台清理整治网络生态等各领域的违法违规信息及行为,重拳出击“未成年人网络沉迷”“虚假信息泛滥”“网络订餐安全风险”等问题。三是打响“清朗侠在行动”普法品牌。自2020年以来,通过“清朗侠在行动”专栏累计编发“加大网信执法力度 持续净化网络生态”等100余篇文章,大力震慑造谣传谣行为,有效巩固网络空间清朗态势。特别是全面铺开《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宣贯周活动,在新浪微博开设“我是网上清朗侠”话题,趣味丰富、网味十足、成效显著。
当前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尤其是使用手机上网冲浪、玩游戏等现象较为频繁,最近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请问我省对此有何实质性举措?
关于手机和网络的使用,我们需要客观辩证地看待。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已成为革新教学方式的新趋势。随着数字化学习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移动学习方式日益成为个性化教育、精准化教学和助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均明确“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配置师生用教学终端”。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正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对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信息素养,实现泛在化和个性化学习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其次,我省在中小学生手机管理上已做积极探索。近年来,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和低龄化趋势,部分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在今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前,我省各地、各校已就使用手机等问题开展了一些有益探索。
我省在推进家校共育,指导家长共同防止青少年网络沉迷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近年来,浙江省教育厅以实施家长素养提升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中小学数字家长学校建设,做细做实青少年防沉迷网络工作。 省级层面,通过“浙江家长学校”全媒体平台,专题上线“浙江省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宣传专栏”,遴选推广10个优质家庭教育数字资源,组织开展4场家庭教育名师直播活动。地方层面,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与杭州电视台少儿频道合作推出《家庭教育名家讲堂》、宁波推出《宁波教育大讲堂》等。学校层面,全省有125所学校加入浙江省数字家长学校共建共享联盟,40多所学校通过之江汇教育广场开通数字家校课程空间,聚焦亲子沟通、家校协同、正面管教、习惯养成等领域,让一线教师、班主任和优秀家长为“防沉迷网络”积极发声。
网民应如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一是要谨慎使用公共WiFi,尽量不使用无验证或密码机制的公共WiFi;二是要谨慎打开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和手机链接;三是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APP)注册账号时,要谨慎同意个人隐私协议的授权,注意提供必要个人信息外的授权,特别要注意一些App通过捆绑功能服务索取个人信息授权;四是谨慎使用社交网络,通过设置访问规则,限制共享范围等方式尽可能的保护个人信息。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请问省通信管理局作为我省信息通信行业主管部门,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采取了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我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立足行业监管职责,不断强化源头治理,提升技术防范能力,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一是持续巩固电话实名制工作成效,全力抓好新入网规范管理和存量卡号清理整顿,扎实推进物联网卡安全管理工作,严禁擅自转让电话号码,积极会同公安机关严惩电话卡流转环节售卡、贩卡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行业监管高压态势。二是不断提升技术防范能力,统筹行业工作合力,加快推进反诈技术能力整合,全面提升对涉诈电话、涉诈短信、涉诈网址的快速发现、精准预警、有效处置的技术能力。三是全面清理整顿高风险电信业务,完成“一号通”、商务总机、400、语音专线等重点电信业务清理,对不符合业务运营和使用规范的一律关停;重点清理网络改号,对不符合国际来话、主叫号码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呼叫进行拦截。四是严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按照国务院联席办以及工信部“断卡”行动有关要求,从严落实行业防范治理各项重点任务,加大监督检查、责任考核的违规处罚力度,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治理成效。“断卡”行动以来,我局会同公安机关惩戒不良信用通信网用户2334人,纳入渠道黑名单管理的经营主体82家;组织省内基础电信企业清理存量电话卡和物联网卡182万张,处理省内高风险号码38万个,拦截诈骗电话486万个、诈骗短信3600万条,报送涉诈信息线索6.9万条,处理恶意网址280万条。
APP在丰富我们数字生活的同时,侵害用户权益行为也比较突出,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新威胁和新风险,请问省通信管理局在整治APP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监管中做了哪些具体工作?有什么工作计划?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的全面渗透,APP种类与数量持续增长,APP 已经成为用户最依赖的互联网入口。同时,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过度索权、频繁骚扰、侵害用户权益等问题时有发生,社会关注度高。工业和信息化部密集出台政策文件,强化APP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我局按照相关部委要求,紧盯社会热点,深入开展APP侵犯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切实担负起APP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职责。主要工作概括为三个一,一是组建了一个专委会,在工信部的指导下成立APP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委员会,省内100家互联网企业共同签署《浙江省APP个人信息保护自律公约》,推动形成行业自律氛围;二是建立了一套制度,为摸清省内APP底数,我局搭建省内APP登记平台,积极呼吁省内APP运营者参与试登记制度,截止目前已有1千多家企业自动进行登记,并积极向全省APP运营者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宣贯工作;三是明确了一个机制,构建部省联动的监管闭环,通过监督检测、责令整改、社会公告方式,有效处置违规应用,形成震慑。2020年以来累计检测下载量较大的1400余款APP,通报问题APP400余款,下架问题严重APP7款。下一步,我局将续深化社会热点问题整治,深化APP专项治理,切实维护用户权益。一是及时做好政策、标准的宣贯培训,继续加大行业自律力度;二是加快建设浙江省APP和数据安全管理平台,提升监管检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三是不断强化监管闭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依法处置违规APP及企业,抓一批典型案例、通报一批违规应用、处罚一批违规企业,在行业内起警示教育作用,积极营造合法、有序、健康的互联网行业发展环境,让群众更安心,社会更和谐。
据说目前我省正在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请问这一创建是否考虑了家庭和社区适老化改造的要求?
多年来,我省一直把推进家庭和社区适老化改造作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增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抓手。省老办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把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纳入老龄工作相关政策,组织开展“老年友好城市”“敬老文明号”等创建活动,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工作落实,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今年以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的统一部署,我省正在组织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这一创建把推进居住环境安全整洁、出行设施完善便捷、社区服务便利可及等作为重点内容,包括了多项涉及家庭和社区适老化改造的具体指标,旨在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
评论已发布成功,等待审核中...